M.C. Escher 的早期作品从“新艺术”中汲取灵感,“新艺术”是 19 世纪末期起源于欧洲的一种流行艺术风格。此外,他尊重自然,创作了大量代表写实昆虫和花朵画作的印刷作品。
1921 年至 1935 年间,他旅居意大利,这段经历启发他描绘乡村风光。
M.C. Escher 作品的特点来源于他对自然的细致观察和对在周围世界中发现的几何规律的热情。

M.C. Escher
自画像
1929 年
版画
Liberty 藏品,美国
M.C. Escher 于 1929 年开始学习绘制平版画。Escher 在其整个绘画生涯中多次绘制自画像,尝试采用各种版画技巧,包括麻胶版画、木刻版画和平版印刷。


M.C. Escher
《圣彼得大教堂内景》
1934 年
木刻
私人藏品,美国
M.C. Escher 将自己置身于意大利罗马圣彼得大教堂圆屋顶的最高点,以便从这一特殊角度绘制此建筑。

M.C. Escher
意大利卡拉布利亚区特罗佩亚镇
1931 年
版画
私人藏品,美国
1927 年至 1935 年期间,M.C. Escher 每年春天都从罗马旅行前往意大利南部,绘制当地风景地貌的草图和图纸。他发现,卡拉布利亚的悬崖小镇特别能够启发创作灵感。


M.C. Escher
《XXIV Emblemata》,第二扉页
1931 年
木刻
私人藏品,美国
《XXIV Emblemata》是一本于 1932 年印刷的书籍,M.C. Escher 采用木刻版画方式为其制作插图。书中记载了其好友 G. J. Hoogewerff 撰写的 24 句格言,后者是罗马荷兰文化研究所所长。
这些格言以拉丁文书写,而书中的评论采用荷兰语。这些格言参考了传统的佛兰德格言以及由 16 世纪意大利作家 Andrea Alciati 发表的《Emblemat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