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梵克雅宝(Van Cleef & Arpels) 藏品中选出的逾 450 件珠宝杰作分七个主题展出,彰显珠宝世家的诗意妙想与精湛工艺:时装设计制作、抽象概念、影响、无价之宝、自然、芭蕾舞者与仙子以及永恒魅力。
与梵克雅宝 (Van Cleef & Arpels) 藏品同期亮相的还有来自法国国家自然历史博物馆的 250 多颗知名宝石和矿石藏品。展览全程着力诠释珍贵宝石凝结成形的七大重要原理:压力、温度、传输、水分、氧气、生命与变质作用。
- 藏品
- 矿物学

时装设计制作
Patrick Gries © Van Cleef & Arpels
可以变成手链的 Zip 项链,1954 年
铂金、黄金、红宝石、钻石。Van Cleef & Arpels 藏品。

抽象概念
Patrick Gries © Van Cleef & Arpels
装饰艺术手链,1925 年
铂金、钻石。Van Cleef & Arpels 藏品。

影响
Patrick Gries © Van Cleef & Arpels
中式帽子系列,1931 年
黄金。Van Cleef & Arpels 藏品。

无价之宝
Patrick Gries © Van Cleef & Arpels
野玫瑰 Minaudière 百宝匣,1938 年
黄金,Mystery Set 红宝石。Van Cleef & Arpels 藏品。

自然
Patrick Gries © Van Cleef & Arpels
Passe Partout 珠宝,1939 年
黄金、蓝宝石、红宝石、钻石
可以变成手链或腰带。可拆卸胸针。Van Cleef & Arpels 藏品。

芭蕾舞者与仙子
Patrick Gries © Van Cleef & Arpels
西班牙芭蕾舞者胸针,1941 年
铂金、黄金、红宝石、翡翠、钻石。Van Cleef & Arpels 藏品。

永恒魅力
Patrick Gries © Van Cleef & Arpels
牡丹胸针,1937 年
铂金、黄金、Mystery Set 红宝石、钻石
原为埃及法伊莎公主殿下藏品。Van Cleef & Arpels 藏品。

地球历史
Francois Farges © MNHN 藏品
陨石“橄榄陨石”呈现橄榄石模样。加拿大泉水萨斯喀彻温省。巴黎 MNHN 藏品。

压力
Francois Farges © MNHN 藏品
海蓝宝石(110 克拉),巴西米纳斯吉拉斯州的 Virgem da Lapa;黄色正长石(185 克拉),马达加斯加阿诺西省的 Itrongay;红碧玺(55 克拉),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帕拉。巴黎 MNHN 藏品。

温度
Francois Farges © MNHN 藏品
红碧玺晶体(科:碧玺,类:锂碧玺)。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帕拉。J. Pierpont-Morgan 的馈赠,1905 年。巴黎 MNHN 藏品。

传输
Francois Farges © MNHN 藏品
黄铁矿石和方解石上的翡翠晶体(可能是再造晶体)。哥伦比亚博亚卡省艾尔奇沃尔。H.-J. Schubnel 的馈赠,1987 年。巴黎 MNHN 藏品。

水分
Francois Farges © MNHN 藏品
紫宝石晶体。墨西哥韦拉克鲁斯拉斯维加斯。总基金会的馈赠,1998 年。巴黎 MNHN 藏品。

氧气
活生物体产生氧气,特别是在海里,充实地球大气;氧气形成大量的“新”矿物质,进而彻底改变地球表面的矿物结构。新矿物质中有两种属于上等宝石:孔雀石和绿松石。它们均由氧化铜着色而成,仅存在于地球表面。
Francois Farges © MNHN 藏品
孔雀石(经过切割与打磨)。俄罗斯乌拉尔山脉图尔申尼奥斯基。King’s Cabinet of Natural History 原藏品,巴黎 MNHN 藏品。

生命
35 亿年来,生命已经在地球表面引起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不仅一些生物体合成了氧气,而且很多生物体长出了贝壳和骨骼。它们均由“生物矿物质”构成,即活生物体产生的矿物质,包括象牙、珊瑚、珍珠和珍珠母等等。
Francois Farges © MNHN 藏品
镶嵌两颗上等珍珠的牡蛎壳,澳大利亚星期四岛昆士兰州。J. Pierpont-Morgan 的馈赠,1903 年。巴黎 MNHN 藏品。

变质作用
由于化石作用,地球物质被埋得更深。矿物质累积逐渐受到温度和压力上升的影响,包括重结晶:这被称为“变质作用”。此外,两块大陆相撞时也会发生变质作用。依据海洋消失后沉积下来的石灰石判断,这就是最罕见的抹谷红宝石的形成原理。
Francois Farges © MNHN 藏品
大理石上的红宝石单晶体。越南安沛省陆安县。总基金会的馈赠,1998 年。巴黎 MNHN 藏品。